在杭州的新城市中心錢江世紀城,標志性的4座超高層塔樓將增添品質辦公、酒店、公寓、藝術空間、零售和配套設施等綜合功能。
這個充滿活力、多元和創(chuàng)新的全新綜合體海威·安鉑中心將滿足該區(qū)域高速發(fā)展的經濟、文化、科技、遷移需求,助力新中央商務區(qū)的蓬勃發(fā)展;一個將為當地居民和全世界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中心樞紐。
隨著海威·安鉑中心鑒賞會的舉行,UNStudio受邀齊聚一堂,共同期待一個新地標的到來。
海威·安鉑中心地處奧體博覽城核心位置,簇擁著2023年杭州亞運會建筑群奧體中心、杭州世紀中心“杭州之門”。建筑蘊含著城市豐富的歷史文化,并且映射了這里輝煌的城市景觀。光滑的玻璃外墻如絲綢般流動飄逸,立體重溫著杭州絲綢、杭繡文化,它層層剝落開來,創(chuàng)造出向城市開放的歡迎姿態(tài)。
Ben van Berkel:“這些塔樓建筑是永恒經典的代表。在杭州地標云集的天際線上,建筑以開放、歡迎的姿態(tài)根植于杭州的城市文化和景觀之中。我們的方案創(chuàng)造了一個在垂直和水平空間都充滿活力的綜合體,滿足工作、生活和休閑需求?!?/p>
呼應城市肌理的新型綜合空間
海威·安鉑中心包含一棟酒店(安達仕酒店)和辦公綜合塔樓、一棟辦公樓以及兩棟公寓塔樓;由會議中心、酒店宴會廳、商業(yè)、美術館及社區(qū)配套組成的基底。
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商業(yè)為主的高密度綜合體,UNStudio重新定義城市綜合空間,引入各式裙樓、極具活力和公共性的開放空間,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個大尺度的“城市客廳”,并在其頂部增添了4座綜合功能的塔樓。
場地設計呼應了城市規(guī)劃軸線和景觀軸線,確保4座140米的塔樓擁有無遮擋的建筑與朝江視角;進而在場地中心釋放出的公共空間形成中央庭院、酒店廣場與景觀走廊,低層空間則如散落的盒子般圍繞多用途的公共廣場分布。這樣的建筑布局不僅創(chuàng)造了開放的視野,并且在地面層形成可滲透的城市界面,四向開放,邀請世界游客進入場地中心,同時激活了整個社區(qū)。
此外,場地借由毗鄰錢塘江支流東風河的優(yōu)勢,引入自然綠色景觀和水景,打造一個健康活力的社區(qū)環(huán)境。
流線立面上的巨型天幕
綜合體的獨特張力通過酒店塔樓立面上標志性的巨型玻璃天幕彰顯,加強了創(chuàng)造開放姿態(tài)的建筑設計理念。巨型天幕沿著酒店塔樓立面順流而下,在低區(qū)如雙翼般展開形成弧面。這個水平弧面向4棟塔樓動態(tài)環(huán)繞后,塑造了各功能之間的鏈接紐帶,并勾勒出內外部庭院的輪廓。
在地面層,寬闊的天蓬與玻璃幕墻相互交織實現了開闊的視野。鱗次櫛比的玻璃從不同角度反射陽光,營造出波光粼粼的視覺效果,與奔流不息的錢塘江交相輝映。天幕向下延伸的樹狀柱連接地面,為行人打造被自然環(huán)抱的、舒適的社交環(huán)境。
半透明天幕同樣可以積極響應環(huán)境變化,有益用戶的身心健康。環(huán)形天幕進一步構成有頂中央走道,既加速空氣流通,又在不影響采光的同時遮擋風雨。因此,天幕之下形成了一個全天候的微環(huán)境,鼓勵住戶和游客在室外公共空間舉辦活動、互動和放松。
半透明的天幕與玻璃立面確保了建筑內最大限度的采光。但是為了避免其滲入過多太陽能熱量,安置在酒店塔樓玻璃幕墻上的豎向鰭片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進而,這一設計為垂直空間打造了舒適、有自然通風的居住環(huán)境。
由于塔樓低區(qū)與其立面在玻璃幕墻、網格形態(tài)和材質上呼應,相似性被應用于外立面的設計邏輯,確保了外殼的流暢性以及天幕與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的關聯(lián)性。豎向的金屬百葉邊框在光滑的玻璃幕墻上創(chuàng)造了一種動態(tài)的絲感效果。在地面層,立面設計采用更符合人尺度的小體量;這些體量在水平方向上實現了多樣性,并與毗鄰的街道連通。
城市客廳
“考慮到建筑在具備大尺度、地標性姿態(tài)的同時,需要呈現公共性,這也是項目的另一核心設計理念。”UNStudio合伙人Hannes Pfau說道?!拔覀兊牟呗允茄芯咳顺叨龋河绕涫堑蛥^(qū)的設計。我們以近人的尺度、以人為本的理念將裙樓和廣場打造成為極具活力的“城市客廳”,塑造市民空間和連接城市界面的紐帶,人們可以輕松進入并進行互動、對話的場所。”
低層體量的設計回應了杭州良渚文化古村落的城市肌理,通過裙樓呈現出一層至三層建筑的現代化詮釋,增強了當地的文化特征。
巨型天蓬遮蔽下的村落式空間包含會議中心、酒店宴會廳、商業(yè)、屋頂花園和美術館等。同時,流暢的公共廣場網絡匯聚人流,激發(fā)相遇,從而強調了村落式體驗。塔樓中間層的室外區(qū)域和屋頂花園,進一步為住戶休閑和互動提供了場所。
“城市客廳”是整個場地的主要活力引擎。在地面層,它是城市花園;在各個廣場上,它是進出場地中心的入口,建立了場地內外的連接;它是文化和創(chuàng)新的孵化器,通過各種用途的空間滿足多樣化需求;它還是各功能和城市界面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連接紐帶。
相得益彰的是,裙樓的體量與酒店塔樓低區(qū)的表面相碰撞并向上扭轉,形成的垂直金屬百葉塑造了簾幕狀開口,使得四座塔樓與整個場地在視覺上連為一體。隨著塔樓的升高,從低區(qū)幕墻剝離后展露的斜面格窗也逐漸縮小,直至頂端。
項目信息
建筑面積:260,574m2
占地面積:33,862m2
客戶:海威置業(yè)
設計團隊:Benvan Berkel, Hannes Pfau with Erica Fang, Matt Burdalski, Judy Wong, XiaorongMo, Rafael Yoon, Zhengda Hou, Chengyang Liu, Cheng Tan, Chris Liu, Albert Yen,Craig Yan, Jon Espinosa Molano, Dongbo Han, Ami Nigam, Joanna Wang, Ray Wong,Haodong Hu, Yu Zhao, Junya Huang, Andres Monis Rodriguez, Ruijie Xu,Yufeng Tu, Joy Li, and Tony Hu, Antoine Muller, Shail Patel, Wei Huang, BiqinLi, Lawrence Ma, Bin Fu, Pedro Manzano Ruiz, Richard Stewart, Arturo Revilla Perez,Maya Calleja Calvo, Dongjie Qiu, Tsung-Yen Hsieh, Harsh Arora, Zhenyu Yang
當地設計院:中國聯(lián)合工程有限公司
顧問:
結構:天幕+ T3: ARUP
消防:酒店:RJA
機電:酒店: Squire Mech. 公寓&辦公:MJP M&E Consultant
廚房:酒店:RICCA
幕墻:天幕:ARUP; 塔樓:PAG
景觀:JTL
燈光:BPI
視覺:出品:SAN, ICON. ?海威置業(yè),?UNStudio
文章轉自:GA環(huán)球建筑